糖尿病,在中医中被称为“消渴症”。这是一种以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医认为,消渴症主要由气血亏虚、阳气下陷、津液消耗等因素引起,因此中医治疗糖尿病注重通过调节气血、平衡阴阳、滋养津液来达到治疗目的。那么糖尿病为何被称为“消渴症”,应该如何调理?
1.症状
糖尿病被称为消渴病,是因为其主要症状之一是患者口渴明显,常常感到口干舌燥,渴望喝水,口渴的程度高于正常。这种口渴的感觉被形容为“消渴”,因此糖尿病在中医中被称为“消渴病”。
2.机制
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肾脏会试图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的葡萄糖,然而从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超过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致使大量葡萄糖溶解在尿液中,同时带走了大量的水分,产生渗透性利尿,水分的丢失会使血浆的渗透压升高,进而就会刺激中枢产生口渴的感觉,从而就会多饮的症状,谓之“消渴”。
3.调理建议
a.中药调理:中医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常用的中药有黄芪、人参、白术等,这些药物能够调节气血、益气生津,改善口渴的症状。此外,中医还会根据个体的体质和病情,进行个性化的药方调配。
b.饮食调理:中医强调合理饮食对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中医认为,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湿热蕴结所致,“消渴”症状也与其密切相关,因此在饮食上要避免高糖、高油脂、高蛋白的食物,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并合理控制饮食的时间和分量。
c.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在中医治疗糖尿病中也有一定的应用。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和内分泌系统,达到调理糖尿病的效果。
4.综合干预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消渴症是一个综合治疗过程,需要结合饮食、药物、锻炼、心理调节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干预。因此,在接受中医治疗时,患者应与医生保持定期沟通,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
(审核/闫龙 编辑/何萨楚日 供稿/保健科 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