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至过后将迎来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时候,在经过了春、夏、秋的消耗后,此时脏腑的阴阳气血偏衰最为严重,需要合理进补,抵御严寒侵袭。进补应食补、药补相结合,以温补为宜。数九时节,天时的寒气和人体的寒气相逢,肾阳最容易受到伤害,故养生的基本原则是养肾防寒。节气如竹节,先郁而后通,节气日耗人精气重,而艾本具纯阳之性,灸即补救,通过艾火的功用,使人体气机循环畅通。节气灸应天地之气变化的契机,能够更好的护持人的真气,助人长久强健,顺利度过节坎。
到了大小寒时节已接近春天,但仍处于寒冷时期。古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之说。大寒温补宜清淡,冬季人们食用肉类较多,春季饮食则偏于清素,大寒处于暮冬初春之交,饮食应兼顾温补与清淡,使脾胃逐渐适应又高蛋白向高纤维食物的转变。温补性的食物有牛肉、羊肉等,清素类的食物有萝卜、白菜、韭菜、豆腐等。(审核/闫龙 编辑/何萨楚日 供稿/脾胃科 王伟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