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4月28日 2024年4月28日

0471-6920251

0471-3664877

0471-6960324

0471-6920457

周一至周五:上午 8:00-12:00 下午 2:30-5:30 (节假日另行安排)

周六至周日:上午 8:00-12:00 下午 休息 (节假日另行安排)

媒体关注

    二维码

    媒体关注 首页 - 媒体关注

    不怵“秋老虎” 处暑养生有讲究

    发表时间:2023-08-23 阅读次数:535 文章字数:1692 字体:A+ A- 【关闭】

    微信图片_20230823083441.jpg



    对抗“秋老虎” 补水润肺少不了


    暑气渐退,秋意渐显,正是“争秋夺暑”之时。但最近我市还没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甚至晴天午后的炎热不亚于暑夏之季,这也是人们常说的“秋老虎,毒如虎”之意。据佐西洋医生介绍,“秋老虎”的蛮横在于高温之下人体出汗较多,阴液容易消耗,且温燥气候易伤阴津,人们容易出现头发枯燥、皮肤紧绷、眼睛干涩、口唇及鼻咽黏膜干燥、大便干结难解等问题,此皆肺主皮毛、燥气伤肺之象。

    “此时,人体应适当补充水分,以避免燥邪伤肺。”佐西洋医生说,处暑时节,人体摄入水分以少量频次、甜咸搭配为宜,在饮用水中加入少量食盐可减少体内水分流失,而淡糖水或蜂蜜水有润肺养阴的作用,故“朝朝盐水,晚晚蜜糖”可谓秋季的饮水养生之道。

    此外,秋气应肺,肺喜润恶燥,饮食养生当注重“清”“润”二字。清凉润燥宜多吃黄瓜、西红柿、胡萝卜、莲藕、马蹄、葡萄、梨、柑橘、甘蔗等甘润多汁的瓜果,除了能补充机体缺失的水分以外,亦富含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保证睡眠+运动调节 可缓解秋乏



    秋乏是处暑时节时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是人体为补偿夏季超常消耗的一种保护性反应。由于夏季高温,人体出汗多、睡眠少、食欲差、体力消耗大,且高温还会使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新陈代谢加速,能量支出过大,这时人体便会欠下很大一笔“债”。随着秋天的到来,气候变凉,各系统也随之发生变化,从活跃状态转入生理性休整期,于是秋乏就发生了。

    “应对秋乏,要保证休息,早睡多睡。”佐西洋医生介绍,处暑节气过后,天气将逐步转凉,应该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尽量提前1小时上床休息,只有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够消除疲乏,恢复精力,为第二天的工作积蓄能量。同时,适当午睡也利于化解困顿疲劳,特别是睡眠相对不足的上班族。需要注意的是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宜超过1小时。过度深睡往往不利于午后觉醒,反而影响下午的工作状态。

    “此外,运动消困、伸腰醒神也是应对秋乏的妙招。”佐西洋医生建议早上、午后清凉之时应适当运动,挥汗祛湿,泄汗除热,能够有效消除体内湿热之困,让人一身轻松,困乏全消。不能外出锻炼的上班族也可在办公室里多伸懒腰,同样有消除疲劳的效果,也可以提高机体对高温的耐受力和对“秋老虎”的抵御力。


    处暑饮食有讲究 调养脾胃为上



    处暑之后,阳消阴长,加上时常有雨,湿气较重,湿热并行,中医学上有所谓“秋来‘伏’不去”的说法。因此,此时调养脾胃,预防胃肠疾病,既是对夏季损耗的弥补,也是冬季贮存体能、积蓄能量的需要。

    “虽然最近天气还比较炎热,不过早晚能感觉到温度已经有所下降。这个时候,有些人会因为之前夏天过食冷物而伤到脾胃,从而出现食欲不振。这些表现都是中医学所说脾胃亏虚、失于健运、湿浊内盛所致。如果这段时间不把脾胃调整好,身体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佐西洋医生说,“健脾胃应从清热利湿入手,将体内湿热排出体外,即可促进脾胃功能恢复。因此,不要过多进食寒凉食物。要给脾胃一个调整适应期,可先补食一些既富含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适当多吃祛湿热、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芡实、山药、小米等,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为秋补做好准备。同时,在饮食上还需避免大量饮酒、大鱼大肉,酒能助湿,肥甘厚味滋腻碍胃也可助湿。饮食过盛,脾胃运化不及,就可造成水湿的停留,比如传统糕点八珍糕是经典健脾祛湿食疗方,用甘草、山药补益脾胃,茯苓、莲子健脾安神,芡实、白扁豆、薏苡仁兼顾祛湿,麦芽、山楂健胃消食,健养脾胃同时兼顾祛湿消滞,脾虚又有胃滞的人群也可以吃,脾胃健则腹胀消。”

    此外,佐西洋医生提醒,随着立秋的到来,很多人准备“贴秋膘”,秋季进补虽好,却最忌大补特补。因为贸然进补反而会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疲弱的消化器官更加不堪一击,导致消化器官功能紊乱,出现胸闷、腹胀、厌食、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医生简介:

    佐西洋,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肺病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现任中国中药协会呼吸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呼吸病专业分会委员。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咳嗽、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间质性肺炎、哮喘、支气管扩张等呼吸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