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在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高江峰主任技术指导下,副主任马俊彪带领心病科成功完成我院首例三维介导下房颤脉冲消融治疗(PFA)手术,标志着脉冲电场消融正式应用于我院房颤导管治疗领域,填补了院内该项技术空白。
患者于2017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胸闷、气短,伴汗出,于120就诊行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最快心室率210次/分,药物复律后症状好转。口服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欠佳,4天前患者心慌症状再次发作,持续40分钟症状好转,为寻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找心病科副主任马俊彪,以“阵发性心房颤动”收入病房,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对病情充分评估决定行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后决定实施脉冲电场消融手术方案。
手术全程在三维指导下采用局麻的方式进行,手术时长约60分钟,整体手术平均射线时长约为90秒,且完成房间隔穿刺后,左房内导管操作未再使用X光。首先在三维配合下进行了左房模型构建及同步高密度基质标测,进行双侧肺静脉隔离(平均消融时间约20分钟)后,行肺静脉阻滞验证,确认双侧肺静脉实现双向阻滞。患者全程清醒可耐受,与术者沟通及时有效,体验良好。全程无任何并发症发生,手术圆满结束。
据心病科副主任马俊彪介绍,PFA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融技术,PFA采用短时程、高电压的多个电脉冲释放消融能量,以不可逆电穿孔机制消融心脏组织。由于脉冲电场具有独特的非热性和组织选择性,这种新型能量只损伤心肌细胞,不损伤周围组织,可在保留周围组织结构的同时消融心脏组织,因此与传统消融技术相比,PFA安全性更高、发挥作用更快。
PFA在国内还是一项新技术,目前适应证主要是阵发性房颤,而阵发性房颤约占房颤总体的1/3,PFA治疗领域仍有较大的探索空间。PFA凭借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优势,有可能改变房颤消融治疗的格局,为房颤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方案。
(审核/闫龙 编辑/何萨楚日 供稿/心病科)